老式手摇爆米花飘香几代人记忆
“爆—米—花—喽”小时候一听见爆米花的叫卖,我就迫不及待地去拿着大米、面袋去崩爆米花。黑乎乎地炮筒般的爆米花机,嵌有橡皮的大口袋,木质的手拉风箱,一切都那么有吸引力。爆米花手艺人一手摇着手柄,一手拉着风箱,火烧地旺旺的,只听“嘣”地一声,爆米花出锅啦!随着社会的发展,这种传统的崩爆米花的方式已经被新式爆米花机所代替,崩爆米花和我们这个时代渐行渐远。但仍有一些手艺人在城市的角落里坚守着这项传统的技艺。黄庆传就是这样一位坚守了将近20年的爆米花手艺人。
黄师傅今年已经64岁,河南人,20年前来晋城打工。当时黄师傅辗转各个工地谋生,因为工地活重,黄师傅也年纪渐大,黄师傅就买了一套崩爆米花的工具,没人教就自己琢磨着练习。刚开始崩爆米花不是时间太长,爆米花都焦了,就是时间太短,爆米花没有熟。练习了半个月,黄师傅终于掌握好了火候。现在黄师傅崩爆米花早已驾轻就熟。说起崩爆米花的经验,黄师傅头头是道,大米6个气压就能出炉,玉米则需7个半气压,玉米不一样,气压也不一样。黄师傅并不觉得崩爆米花有什么难度,只是这行挣钱少,很多人不愿意做。
黄师傅的小摊固定在晋城市二院后门的巷子里。一辆脚踏三轮车,一个鼓风机,煤炉,爆米花机便是黄师傅全部的谋生工具。与过去相比,手拉式风箱不见了,变成更为方便省力的鼓风机。过去崩爆米花的大米、玉米、糖精等都是由顾客自己带,崩一炉收取几角的加工费。现在黄师傅自己收购好玉米、大米,崩好一炉用小袋子分开装好,一小袋子卖2元钱。
黄师傅有时会想起过去崩爆米花*的场景。那时候还没有三轮车,黄师傅就挑着担子在大街小巷里吆喝“爆—米—花—喽”,到了人多的地方停下等待生意上门。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前呼后拥地跟着大群小孩。他们有的拿着玉米、面袋排着队,有的围着看热闹。他们一看见黄师傅站起来,一脚踏着机器,一手拿着铁棒,就赶紧捂耳朵,等震耳的爆炸声响起,白色的烟雾出现,浓浓的爆米花香气四溢。孩子们蜂拥而上,捡地上从袋子里漏出的爆米花。现在这种景象早已不见,崩爆米花的生意也越来越不好做,一天只能崩十几锅。尽管这样,但黄师傅表示他不想把这门手艺给丢掉,他会继续做下去。